3500多只票飘绿,主力狂抛986亿! 但诡异一幕发生了:#热问计划#这2大板块竟逆势狂飙! 市场惊现2014年以来最大"哑铃缩圈",意味着什么?
连续两天超过3500只股票下跌,两市成交萎缩至近一个月冰点。
主力资金疯狂出逃,一周净流出高达986亿元。
计算机、化工、医药被砸得最惨,东方财富一天就被甩卖16亿。
就在整个市场一片哀嚎之际,两个意想不到的板块突然杀出重围——
保险、银行集体翻红,就连跌得鼻青脸肿的白酒也掀起了反攻!
更让人看不懂的是,被视为机构避险神器的"哑铃策略"突发异变。
所谓"哑铃"两端——小微盘股和红利资产竟然同时出现缩圈现象。
这种罕见场面上次出现,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2014年。
主力资金正在上演一场极限逃亡戏码。
从6月17日到20日,连续四天净流出金额高达986.77亿元。
砸盘最凶的当属计算机板块,四天被抛售135.98亿元。
基础化工紧随其后,净流出91.67亿元。
医药生物也难逃一劫,主力甩货87.14亿元。
有色金属、国防军工、机械设备的抛压均在70亿元以上。
个股惨烈程度更是触目惊心。
券商巨头东方财富遭甩卖15.96亿元。
东山精密被砸14.48亿元,银之杰血洗10.4亿元。
有色金属板块中,中国稀土、金力永磁、兴业银锡全线溃败。
医药股里永安药业、常山药业、千红制药集体被弃。
军工板块的海格通信、中航成飞也成了重点抛售对象。
就在市场血流成河之时,保险与银行板块却强势翻红。
白酒更上演绝地反击,泸州老窖一举登上主力净买入TOP3。
单周获大单加仓6.83亿元。
消费龙头牧原股份、美的集团分别吸金4.92亿和3.86亿。
最引人瞩目的是科技龙头的分化。
同样身处电子行业,立讯精密豪夺主力9.17亿加仓。
中际旭创单周被大单扫货7.68亿元。
而东山精密却遭疯狂出货14.48亿元!
白酒股的逆袭成为最亮眼风景线。
但细心人发现,机构追捧的逻辑已悄然生变。
三年前分析师高喊的是"消费升级"、"次高端爆发"。
如今研报里铺天盖地的关键词却成了——
"低估值"、"高股息"、"稳定业绩"。
某头部券商直言:
"当前白酒板块PE中位数已跌至历史20%分位。
部分龙头股息率突破4%,堪比银行股。 "
从成长故事转变为分红机器。
市场上突然传出刺耳警报——
机构的"哑铃策略"正在失效!
这个源自华尔街的投资秘籍。
曾让无数大鳄在股灾中安然无恙。
策略核心就像举哑铃:
一端配置低风险高股息的红利股。
一端押注高弹性高成长的小微盘股。
过去半年,微盘股暴涨38%,高股息股上涨18%。
把哑铃策略奉为圭臬的私募赚得盆满钵满。
然而上周风云突变!
小微盘股指数从高点回撤12%。
中证红利指数同步下跌4.5%。
两端同时塌方的极端情况。
市场观察者翻出历史数据时惊出一身冷汗:
上一次出现哑铃两端缩圈。
还是在2014年7月。
彼时恰逢杠杆牛启动前夕。
时隔十年重现江湖。
核心问题在于:谁在撤离?
历史规律显示,微盘股新高背后总有融资盘助推。
但此次行情中,融资余额反而下降2.8%。
真正推手成了量化资金、游资和散户。
微盘股交易热度已飙至历史峰值。
某量化基金负责人私下透露:
"策略容量上限被击穿,要么减仓要么调整模型。"
惊心动魄的个股波动正在上演。
山东墨龙周涨幅高达61.38%。
诡异的是主力资金反而流出6.49亿。
中坚科技连续三天涨停但机构席位净卖出2800万。
银星能源周涨39%却遭北向资金减持超千万股。
华闻集团上演地天板次日旋即暴跌14%。
那些看似热门的题材股。
背后已浮现资金对倒出货的魅影。
中报业绩预告窗口已然开启。
从已披露数据可见端倪。
牧原股份6月20日宣布生猪销售均价环比涨5%。
主力随即加仓4.92亿。
中际旭创获得大单扫货7.68亿元。
业内人士透露800G光模块订单已排至三季度。
但某些飙涨的概念股显露原形。
某人工智能概念公司中报预亏1.2亿。
其股价却在月内暴涨73%。
港陆证券-股票如何申请杠杆-专业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