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这天,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早上刚睁眼刷手机,估计第一时间也被那条消息炸了一下:伊朗导弹打了美军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。更让人懵的是,还没反应过来,特朗普当天晚上就发文宣布:以色列和伊朗停火了,战争结束。
不到12小时,导弹还没彻底落地,这事就画上了句号?你说这中间没点剧本,我真不信。
一发没伤人的导弹,一场带着“剧本味”的战争
事情是从6月22日凌晨开始烧起来的。那天,美国空军空袭了伊朗境内一个被他们称为“核设施”的目标。伊朗方面一开始没吭声,但很快通过伊斯兰革命卫队放出狠话,说这次要“对等回应”。
结果6月23日一大早,伊朗果然动手了。直接把导弹打向了乌代德空军基地——这是美军在中东最大的空军指挥中心之一,就在卡塔尔西南边上,离多哈也就三十多公里。说白了,这地方打下去,分量可比打个边境哨所要重得多。
但奇怪的是,这场看起来很有“动静”的袭击,最后结果却几乎是零伤亡。据卡塔尔国防部当天通报,伊朗一共发了19枚导弹,拦截了18枚,唯一落地的那一枚,也没炸出什么动静。更离谱的是,伊朗在打之前还专门“提前通报”了卡塔尔,说“这不是针对你们的,你们先撤一下人”。卡塔尔一听,也配合得干脆,几小时内就把美军人员和其他外国军人撤走了,防空系统也迅速启动。
你说这不像演的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理解了。
然后,特朗普“登场”了
就在大家还在琢磨伊朗这波到底是“真打”还是“做给人看的”,特朗普突然跳出来发了一条推文——准确说是他那个社交平台账号。他说,以色列和伊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,第一阶段是伊朗先停12小时,然后以色列再跟上,再过12小时,战争就正式结束。他还特意强调,说这事能停下来,“得感谢伊朗提前通知美方”,不然可能就不是“零伤亡”这么简单了。
你说巧不巧?导弹刚打完,他就宣布停火。时间卡得这么紧,难不成是早上那几枚导弹打得太准,把和平给炸出来了?
更离谱的是,以色列这边一言不发。据《以色列时报》当天报道,总理办公室直接下令内阁成员“暂不对外发表评论”。这就更像一场默契操作——你打,我装没看见;我不说话,你就当我默认。每一方都像在配合一场“有节奏的冲突”。
卡塔尔:最忙的“局外人”,却成了关键
这次事件里,如果说谁最冤,那就是卡塔尔了。基地在它地盘上挨炸,导弹在它上空飞,结果还得充当和事佬。可也是因为它的“中立”角色,这事才没闹大。
据《半岛电视台》和《海湾新闻》6月24日报道,伊朗在22日晚就通过外交渠道联系了卡塔尔,说会“对美军实施有限打击”,但不会伤及卡塔尔主权。卡塔尔这边也没耽搁,第一时间通知美军撤离、开启防空系统,等导弹飞来的时候,人员早已经不在现场。
有国内智库就提到,这次卡塔尔表现得非常老练,既没站队,也没躲事,反而在中美伊之间周旋得游刃有余,刷了一波“中东调解者”的存在感。
说白了,这事儿里,卡塔尔虽然是“被动挨打”,但从结果看,它其实是这场戏里最稳的角色。
以色列的沉默最有分量
整个事件里,以色列的反应是最耐人寻味的。你想啊,这事儿一开始就是因为以色列一直对伊朗的核计划不满意,多次对外放话,说“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能力”。而且据《耶路撒冷邮报》报道,6月中旬以来,以方就和美方有密切情报合作。很多人猜测,美军22日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,很可能就是在以色列提供的情报基础上做的。
结果伊朗打了美军基地,没打以色列;以色列也一声不吭,既没谴责,也没还手。这种沉默,不是没态度,而是态度太明显了:我已经达到了目的,没必要再煽风点火。
这就像一个把火点着的人,在火苗刚冒起来的时候悄悄退到后面,等别人把火扑灭,他再出来说:“幸好没烧大。”
伊朗:打了,但其实是在控制节奏
伊朗这一波操作,说白了就是“打给世界看,更打给国内看”。它不能不打,打是为了回应美军空袭、安抚国内舆论、显示强硬。但它又不能真打大了,一旦美国和以色列联手反击,那局势就不是它能控制的了。
所以它选择了一个“打而不伤”的方式。导弹发了,警告也给了,撤离提前通报了,姿态摆够了,但没有实质性破坏。就像有人在你门口大喊一声“别太嚣张”,然后就走了——你不能说他没威胁,但也不能真跟他打起来。
这种操作,说不上高明,但是真实。有分析指出,伊朗现在面临经济下行、制裁压力、核谈判停滞,真要打起来,吃亏的肯定是它。它现在要的,是在有限范围内“刷存在感”,而不是全面摊牌。
特朗普:抢戏抢得太自然了
然后就是特朗普。不管你喜不喜欢他,他确实是这场“表演”里最会抢戏的人。别人还在处理导弹残骸,他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宣布“和平了”。
而且他的话术也很熟练:“没人受伤,是因为伊朗提前通知我们”;“这场停火是我促成的”;“美国再次证明了领导力”……
这哪是政治公告,分明是竞选文案。
但问题是,没人反驳他。伊朗没说不是,美国也没否认,以色列继续沉默。这就更显得他像“主角”了,哪怕他可能只是“顺水推舟”。
这真的就结束了吗?
据《观察者网》6月24日报道,伊朗方面并没有承诺“永久停火”,只是暂时“响应调解”。以色列这边,内部也有分歧,有人主张“继续施压”,有人认为“目前不宜升级”。
再加上美军虽然没立即还击,但中东的军事存在并没有减少。据CNN 6月24日报道,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前沿基地仍在加强防御部署,显然是怕伊朗“回头找补”。
而卡塔尔,虽然这次当了调解者,但未来若局势再度升级,它能不能继续当好“中立桥梁”,说实话,也不好说。
这场停火,更像是“暂停键”,而不是“终止键”。#热问计划#
从6月22日凌晨美军空袭,到6月23日伊朗导弹飞来,再到当晚特朗普高调宣布“和平”,整整不到48小时,一场看似要燃起来的战争,就这么被按住了。
但你说这是真和平吗?我不信。更像是一场多方配合下的“压火”操作。每个人都演了自己的角色——伊朗打了,美国忍了,以色列默许了,卡塔尔调了,特朗普喊了。
唯一没变的,是中东的紧张气氛,还是在那儿,一点没少。
和平不是说出来的,是谈出来、压出来、甚至扛出来的。
而现在这场戏,看似落幕,其实只是换了幕布。下一场,可能已经在布景了。
港陆证券-股票如何申请杠杆-专业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